这5种小病别不重视,一不小心就可能拖成癌症!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舒服的时候,有些人当回事,有些人却不以为然,甚至觉得矫情,结果把小毛病拖成大问题。俗话说:“小病不治,大病难医”,这5种小病千万别不重视,小心容易拖成癌症!PART01肠息肉——肠癌肠息肉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厘米,数量上可从一个至数个不等,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是“多发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通常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理论上而言,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腺瘤性息肉几乎100%会变成癌。研究认为至少80%~95的大肠癌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大肠腺瘤像一颗种子一样,随着时间的延长发展为大肠癌的几率会越来越大。建议:普通人群应从50岁开始,每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林奇综合征、家族遗传史等高危人群,从40岁起就要开始筛查。PART02萎缩性胃炎——胃癌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常见慢性胃炎,在慢性胃炎占比10%~40%,常见于中老年人。大多数胃癌的发生,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胃癌。“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是指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黏膜上皮内出现了类似肠粘膜的细胞,使得正常胃黏膜的分泌功能变成了吸收功能。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不典型增生,进而发展,最后会导致胃癌的发生。建议:不伴有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可1~2年做内镜病理随访一次;有中重度萎缩伴肠化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1年左右随访一次;伴有轻度异型增生者,6~12个月随访一次;重度异性增生者需立即复查胃镜和病理,必要时手术治疗或者内镜下微创治疗。PART03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一个乳腺正常细胞发展到肿瘤细胞,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正常细胞—导管增生—非典型导管增生—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微浸润—乳腺浸润癌。如果出现乳腺非典型增生,患乳腺癌的风险大约是没有乳腺异常女性的4-5倍,因此,非典型增生常常被称为“癌前病变”。建议:20岁以上每年定期临床乳房检查及乳腺彩超检查;40岁以上每年进行筛查性乳腺X线钼靶检查;PART04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慢性胰腺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导致胰腺组织纤维化或胰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研究发现,慢性胰腺炎患者在10年和20年时发生胰腺癌的累积风险分别为1.8%和4%,比普通人群高15~16倍。建议:对于40岁以上,并且有腹痛、上腹不适、黄疸等消化道症状,近期突发糖尿病或是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推荐下列2种检查:CT检查CT是胰腺癌诊断最常用的方法,胰腺癌在CT扫描下密度常与正常组织相似,而在增强CT中可表现为相对低密度。超声胃镜超声胃镜,是经胃镜导入超声探头,可以近距离对胰腺进行探查,多用于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胰腺癌者。PART05胆囊结石——胆囊癌胆囊结石,顾名思义就是胆囊里长了“石头”,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石头,而是在胆囊中形成的固体物质。如果结石长期、反复刺激胆囊壁或结石导致胆囊管梗阻,就可能导致胆囊炎。胆结石对胆囊壁可能会存在一个慢性的刺激,还可能引发胆囊癌。研究发现,我国80%的胆囊癌患者都合并有胆囊结石,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发生胆囊癌的几率超过正常人的近30倍。建议:对于有胆囊结石病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的癌变,早期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小病也会带来大烦恼,千万别拖着,及时就医才是正确的方法!文章作者:Tiger图片来源:摄图网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每天动动脑,身体不易老看图猜成语: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答案吧(上一期答案:)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一起来猜猜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